在北京一家报社供职的李女士,每次经过安定门,都忍不住要向一幢高大的商务楼多看一眼,那个拔地而起的地方曾叫地兴居,20多年前,李女士的家就住在那里。“那是一栋筒子楼,几家合用一个厨房,一层楼只有一个厕所。”童年记忆中“家”的概念就这样与狭小、拥挤连在一起。“父母、两个姐姐、一个哥哥加上我,一家六口只有20平方米的一间屋,住不开,就搭上下床,我哥睡在上面。有一天夜里,睡在下床的我被什么异常响动惊醒,发现地上躺着一个身裹棉被的人,吓了一跳,仔细一看,原来是哥哥睡觉不老实,又床窄人大,一翻身从床上掉到了地上。”
而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吴女士则笑说,她要羡慕李女士的童年了,她4岁以前,一直随父亲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,宿舍里有6张床。在走廊里搭个煤炉做饭,照顾久病的姥爷的妈妈每周会来一次二次。那时候,宿舍里的其他5个人就躲到别的屋挤一夜。后来,总算有了一个单独的小屋,是厨房改成的,她至今还记得屋子里有一个洗手的水池。“那小屋小得放下一张床就只能站两个人,第三个人想进来就得出去一个。”再后来,小屋换成了与别人合厨的一居室,厨房小,一家先做饭了,另一家就得饿着肚子等着。终于房子越住越宽敞了,吴女士的父亲分得了两居室,接下来是三居室。1992年,吴女士的父亲和许多人一样买下了住房,到1994年,吴女士所住小区已掀起装修热潮。“那时候楼上的往下凿眼儿,铺地板;楼下的往上凿眼儿,吊棚。”现在,吴女士家已完成了二次装修———厨房革命,仅一个锅台就花去8千元。
李女士呢,已搬迁到洋桥的三居室单元房,李女士的姐姐、哥哥也都有了自己的宽敞住房,并买下了房产。李女士说,过去是一人一张床,现在是一人一套房。变化只在十几年间,想来真仿佛有隔世之感。
一位做过单位“分房委员会”成员的老人,回想那些年为分房有人假结婚、有人假离婚、有人要自杀等许许多多哭哭闹闹令人疲惫不堪的情景,感叹今天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,从实物分房到货币分房,从个人买房到银行贷款、分期付款买房,曾经让人望穿秋水的住房,已有了条条通途。20年间,国家为使百姓安居而兴建的“广厦”岂止千万间,从1992年到1997年,北京市共完成住宅投资总额929.57亿元,“八五”以来全市每年住宅竣工面积均在600万平方米以上,5年共建住宅3700.8万平方米。仅1997年就竣工996.8万平方米。同时,住宅市场正需求旺盛,个人购买力迅速增长,到去年底已达38.4%。拥有住房,拥有一个自己的家,对于越来越多的人,已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。